2010年9月27日 星期一

山林小學部落小桌討論#1

前言:雖然這場在自然風的聚會並不是一個正式的部落說明會議,卻具有重大意義。第一次,我們能邀集到來自三個部落的朋友們同聚一堂,在桌邊交換彼此對於山林小學教育的想像,對於未來設置於瑪家農場的「長榮百合實驗國民小學」(暫定名稱,以下簡稱百合國小)之期待。

時間:0923
地點:屏東市自然風
與會者:大社部落田牧師夫婦、伊誕; 好茶部落代表李金龍、好茶部落青年會長/家長代表可樂、陳美惠老師; 瑪家部落徐代表、唐老師、城鄉基金會專案團隊

部落智慧:沒有圍牆的學校
「山林小學」是一個寬廣多元的教育概念和行動實踐,包括計畫在百合國小教學上有所突破,也包含致力推動百合國小的教學走出校園界線,連結部落生活和文化地景,以各種行動實踐把教育帶到部落生活領域,不論是未來的新居地或過去的舊社基地。在這個理解基礎上,當天大家談出了幾個相關的重要概念:「圍牆外的學校」、「沒有圍牆的學校」、由「部落智慧」出發的學校。


部落小學發想#1
討論當天的桌邊隨手記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夢想一個山林小學: 歸鄉之路

作者: 奧威尼.卡露斯( Auvini ‧ Kadresengan ,邱金士) 好茶部落/ 作家 / 21/09/2010

序言
自從於民國六十七年從舊好茶搬遷下來至新好茶以來,我們不僅失去了古人留下給我們的大地包括硬體文化例如石板屋和生活知識,我們的精神文化更徹底的摧毀了。從今年的獵人祭為例,徹底的被新宗教和政治化取代,而徹底扭曲古人原始設定的意義和價值。

對森林小學的展望
      我們因八一三和八八水災之所帶來的災禍而有幸地承蒙大社會的關心,不僅是已經有了遮陽避雨的地方,也很感激長榮集團之贊助,使我們的下一代有學習的好環境。這個新的長榮小學,無非是要建立一個統合教育,準備給下一代的孩子們如何進入大社會之大融爐,也感激教育局能突破以往的慣例,容許這個新興小學能有內化的空間--------森林小學。
        城鄉基金會提倡利用現有之原來舊好茶國小的場地,加以興建教室和整修外面空間。然後長榮小學在所安排既定的日子,讓學生上來學習蓋石板屋以外,還要學習山中生活的知識,培養山中求生的技能。除此之外,在學習山中生活,附帶教育給下一代如何認識大自然與文化的關係?甚至於從古蹟的意義,教育給孩子們如何尋求歷史文化?培養歷史觀而引生出思想:我為什麼存在?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一所部落的學校~長榮小學民族教育的初步構想

作者: 台邦.撒沙勒 (好茶部落/ 大仁科技大學休閒學院觀光事業系專任助理教授) 2010.09.17
 
原住民對於空間的分類與理解,以及自然資源的維護管理,自古以來有其獨特的傳統知識和倫理,得以保持自然環境的平衡和資源永續。但是國家力量介入之後,這些傳統的知識與管理體系即被摧毀,導致原住民遠離山林流落都市。甚至因為主流社會對其傳統狩獵文化與山林採集慣習的誤解,造林原住民背負森林劊子手的惡名。然而,極端氣候對山區部落或原住民族發展的衝擊,已是不可迴避之課題。參考世界各國許多案例經驗,我們認為莫拉克風災後的重建,需要考量文化重建與現代教育的連結,尤其傳統知識復振是部落重生缺一不可的重要命題。


對於未來長榮小學的定位與發展,我們建議政府跳脫現有體制的框框,嘗試建構一個連結傳統知識又有現代教育功能的實踐場域,讓風災下因為遷村及移住逐漸遠離部落的孩童得到與祖靈握手擁抱的契機。因此,我們建議無論課程及相關的教學活動,長榮小學不僅要邀請部落社區的耆老長輩參與,同時在可能的範圍下讓孩童可以快樂的學習祖先的智慧。在組織上,長榮小學應該大膽啟用非體制的教師,逐步實踐民族小學的理想。此外,未來應鼓勵孩童走出教室,讓山林河海成為一所活的學校,從生活中學習,把原住民的傳統倫理與規範秩序納入教學現場。最後,當局應該釋出權力,把教育權力還給部落,接納部落的祭典、儀式、語言為正式的課程項目。

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慈心國小參訪(四): 有家才有學校

有家才有學校
如果制度上能有些突破,讓學校經營型態有了保障,師資則是另一個不小的工程。談到師資養成,張女士認為這是個促成「人的改變」的過程,老師、家長、孩子都因此共學過程而相互改變,進而影響地方環境的經營。

她以烏來國民中小學為例,談到前校長非常有熱誠想推廣以原住民文化特色為主的小學。該校曾經難得地來了一位原住民老師,後來這位老師和有心的校長都調走了,十分可惜。邱老師也分享了苗栗泰安象鼻部落案例,如何經過十幾年的考察,回復原始的編織藝術,當時著重編織藝術、組織有織女近三十位,文化復育同時結合了九二一災後重建,對部分參與者來說,還是個走出家暴陰影,加入部落文化新社群的變化過程。這些案例經驗所觸及的種種人事物,張女士分析:「遠超過『我的孩子需要受教育』的議題,還包括『生命、生活』的問題。」這樣提,這些背後的意義和價值才能支持我們的修法需求和驅動力(編註:意指山林小學計畫)。」又說,「當學校文化成形了,家、校之間的關係也就很明顯了」。
杜義雄家外芋頭
舊好茶家屋及屋外剛採收的芋頭 攝影:黃舒楣 2006.12

慈心國小參訪(三):有關體制突破的兩個議題:學校文化永續經營& 部落決策

討論過程中總涉及「體制需要突破」的討論,究竟這點和學校文化永續經營有什麼關係呢?如何把教育理念轉化為學校文化,落實在師資養成和學校經營上,透過張女士和邱亦叡老師(亦為前任校長)的分享,我們終於明白體制鬆綁後,每個節點才能充分環環相扣的道理,逐漸理解特許小學對於文化永續經營的態度,來自於人的持續耕耘,其核心社群關係非常不同於一般體制小學。
沒有操場的慈心國小,孩童們在草地上自由奔跑 攝影:李晏儒

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宜蘭慈心國小參訪(二):教育改革場域的開展

慈心國小創校校長張女士娓娓道來推動歷程  攝影:李晏儒

改革想法的開始
此行來到慈心國小,有個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當時慈心國小推動成功的種種條件,社會環境、地方政府的態度,當時開創者所做的關鍵性的突破,掌握這些經驗後,我們希望能就屏東現況,逐漸釐清可行的推動方向及策略。

我想,所有在席者應該都希望那個下午能再長一些,能讓我們把慈心國小漫長又精采的推動過程聽得更仔細點。一路行來,張純淑女士(慈心國小創校校長)對於教育的熱誠,以及這多年來民間力量能聚集在宜蘭慈心,共同完成種種突破,實在讓人折服。

張女士一開場就說:「我常常覺得,怎麼我當學生的時候(教育)就是這個樣子,怎麼我教書了還是這個樣子?」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宜蘭慈心國小參訪(一): 挑戰教育想像的慈心國小

渾然有機的校園環境和人群,學習的空間沒有界線

我們一行人終於來到宜蘭冬山。抵達慈心國小的第一個印象就是一眼綠意盎然,浪漫又愉快的校園空間,繽紛的色塊讓校園建築立面顯得很活潑,長長的蔓藤攀附在窗簷和陽台,隨風飄動,讓校園環境顯得柔軟且充滿生機。教室大樓前的綠草如茵,有兩個小朋友和老師在一棵大樹下,不知道在討論什麼,但看起來非常的舒適愉快。

長廊上各個小角落有家長和老師們在工作或交談。教室中或教室外的孩子都很專注於手上的事務,或者精神奕奕的表達。


慈心國小主要校舍 攝影:李晏儒
善用閒置校舍的教室空間 攝影:李晏儒

學習就在大樹下 攝影:李晏儒

所有在慈心國小中我們可見的人們,包括學生、教師或家長,好像都很投入當下的某一件事,乍看很不同於刻板印象中的小學教育活動,然而每一小群落都構成了這個校園整體生機的一部分。空間和人的互動在這個校園環境中似乎完全沒有僵硬的界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