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7日 星期二

宜蘭慈心國小參訪(二):教育改革場域的開展

慈心國小創校校長張女士娓娓道來推動歷程  攝影:李晏儒

改革想法的開始
此行來到慈心國小,有個主要目的在於了解當時慈心國小推動成功的種種條件,社會環境、地方政府的態度,當時開創者所做的關鍵性的突破,掌握這些經驗後,我們希望能就屏東現況,逐漸釐清可行的推動方向及策略。

我想,所有在席者應該都希望那個下午能再長一些,能讓我們把慈心國小漫長又精采的推動過程聽得更仔細點。一路行來,張純淑女士(慈心國小創校校長)對於教育的熱誠,以及這多年來民間力量能聚集在宜蘭慈心,共同完成種種突破,實在讓人折服。

張女士一開場就說:「我常常覺得,怎麼我當學生的時候(教育)就是這個樣子,怎麼我教書了還是這個樣子?」

問起教改種種的起源,她舉了個例子,從年輕時教書過程所經歷的挫折開始說起。她說自己在農村長大,本來就是喜歡動手的人,看見花花草草就喜歡整理,當時年輕,想要好好改善教室前側的花圃空間,帶著孩子一起做,沒想到接連受到校長及教務同事勸阻,只因為「花圃的事交給工友處理就好,老師現在應該待在教室裡帶學生寫早自習」。這個經驗讓她很沮喪。當時身為體制內教育的一份子,張女士感覺到教育制度本身的運作充滿太多理念迷思,太多框架和階層限制。她說:「人和人之間也被慣性(束縛)了,人和環境之間也不能自由互動」

借用這個小例子,她很快地讓我們感受到她所想要突破的教育問題。
她又說:「每到一個學校,我就要去種樹。」這句話意味深長,不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嗎?

教改不能只在文章裡討論
談到當年推動教改的社會環境,適逢李遠哲回國,開始到各鄉鎮高中推動教改,漸漸地教改相關論述越來越多,當時台北成立了一個台灣研究基金會,張女士自己曾參與推動民間改革,從民間經濟改革推動乃至於民間教育改革。當時也還有黃武雄推動「四一零教改」,帶一群於現場工作的年輕夥伴開始研議教改的可能性。在這個脈絡中,張女士開始感覺到論述的侷限,她說:「我自己一直是個在鄉下成長、在現場工作的人」,當論述發展到一個程度後,張女士開始感覺到「教改不能只在文章裡討論」,同時,她亦有感於教改相關討論都忽略了學前教育這塊。然而,當時還沒有法源時,學校要推動教改是很困難的。

1995年「教育基本法」通過後有了新頁,基於其中一條鼓勵民間興學(註:教育基本法第七條),張女士笑道:「我才開始回到宜蘭,開始去敲宜蘭縣政府的門」,然而她不斷詢問民間興學的空間,一開始並沒有在縣政府獲得友善回應。無論如何,「1996年我就開始動起來,串連全國教師協會和家長協會,後來辦理了兩場教育論壇,不限特定對象,希望尋找出議題,讓理論和實務結合」,到了1999年我們就想要辦小學了,先是從幼稚園開始突破(1977年就開始營運),致力在『教材教法』上做改變,然後是師資培訓,漸漸地讓老師們的理念和教學來結合,慢慢深化。

這些改革在當時是想法上很進步,表面上卻看起來不是很進步的教育調整,表面上看起來是回到原點,帶著學生種菜、造船,強調做中學。結果我們托兒所曾經是達到兩三百人的盛況,最多四百人(在實行傳統教法時期),卻在改革教法後劇減至五十人。張女士笑說:「當時有很多鄉下的家長說,要玩在家裡玩就好啦」那個過程很辛苦,回頭看卻是一個過程來讓適合的老師和家長留下來。

這段過程中,在幼兒園持續嘗試教材教法,經營狀態也起起伏伏,過程不是太短,至少經過五年才回到一個平衡,而那第五年也正是慈心小學開辦的時刻。張女士表示:「當時宜蘭縣長是劉守成,一開始也只有他支持,在他當選前,我還弄了一個問卷給他讓他簽署,選後再去拜訪他,問他是否真得願意支持這件事」劉縣長果然遵守承諾,不過這還是不夠的。

推動公辦民營小學的過程中有個關鍵是宜蘭縣政府成立了「教育審議委員會」(註:教育審議委員會之設立目的可參考此網頁宜蘭設置辦法。另行政院原民會設有民族教育審議委員會設置辦法),促進教育的專業化與民主化,減少政治干預),這部份還多虧了許多地方社團的協助。同時,張女士利用長達八個月的時間,逐一與縣政府各科室討論操作辦法,一一討論推動宜蘭縣公辦民營小學,必須在法規上克服的種種問題。張女士帶著她滿滿的教育哲學思維,一步一步地踏入行政制度的討論,終於讓縣政府和她站在一起,確認這個構想的可行性。

當時另一個契機來自整個九年一貫推動的脈絡,推動公辦民營小學的構想也恰好搭上了這波改革。「當時談拹同教學與統整學習等理念漸漸發展出來」,張女士表示,「這些概念本來對台灣社會來說是很空洞的東西,我們分科教學這麼多年,到底怎麼做?美術和英文有什麼關係?音樂和數學有什麼關係?」終於,合適的師資聚起來,理念結合教學,學校漸漸成形。

教改運動與地方政治的相互配合
回顧慈心國小的籌備過程,更像是一場教育改革的社會運動。張女士和志同道合的老師們、地方人士一方面要醞釀辦學計畫, 一方面要協助發展相關法源。2001年一月,縣議會方面通過了宜蘭縣屬國民中小學委託私人辦理自治條例,法源上的基礎條件終於齊備。其中,最關鍵地兩點就是「課程自主」和「人事自主」。

張女士強調在推動過程中,時時都同時在處理制度、自治條例草案以及辦學計畫,而過程中張女士秉持著一個信念:「教改一定要有實踐的場域,做出來才算」她提及當時提給宜蘭縣政府的兩個可能性,一是在既有學校中開辦實驗班,或者利用一個廢棄學校再經營,「我們不斷地收集各國案例和模式,作為方案研擬的基礎。...終於我們提出辦學計劃書,在教審會通過後就好作多了......最重要的是老師,要營塑一個學校,要滋養教師的文化,是最重要的。」

這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地方溝通。張女士表示:「在推動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促成校長、教師及家長之間的連結和共識 ......這之間是空口無憑,就是一直講,他們會很禮貌地聽,我那時就是覺得,只要有一個人願意聽,我就很高興了。」「我們那個老局長(當時的教育局長),本來是很討厭看到我的,到後來,他是會送我下樓梯的......就是要很有耐心地不停說,我就是用時間和他換溝通的空間」這過程需要的耐心和毅力實在令人難以想像,而我們也多麼希望慈心在宜蘭縣的耕耘經驗能讓屏東案例省下些寶貴的時間!對於屏東縣爭取特許小學的可能性,張女士比我們都還要樂觀,她說起一段軼事:「他(曹縣長)選縣長前,就曾經自己一個人跑到學校來,花了一個早上,一直問一直記」,確實這令人振奮,然而我們明白這絕對不是一段輕鬆的旅程。 (待續)

[編後記]
山林小學推動過程中和慈心經驗的不同:
1. 計劃本身角色定位和當初的辦學團體(人智學基金會)不同。這個計畫本身並不是辦學單位,還同時需要注意計畫推動與地方教育界的關係(尤其是運作中的籌備處)
2. 在慈心經驗中缺乏部落角色的定位,然而這議題在瑪家農場小學中是特別重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