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8日 星期三

慈心國小參訪(三):有關體制突破的兩個議題:學校文化永續經營& 部落決策

討論過程中總涉及「體制需要突破」的討論,究竟這點和學校文化永續經營有什麼關係呢?如何把教育理念轉化為學校文化,落實在師資養成和學校經營上,透過張女士和邱亦叡老師(亦為前任校長)的分享,我們終於明白體制鬆綁後,每個節點才能充分環環相扣的道理,逐漸理解特許小學對於文化永續經營的態度,來自於人的持續耕耘,其核心社群關係非常不同於一般體制小學。
沒有操場的慈心國小,孩童們在草地上自由奔跑 攝影:李晏儒
談起籌備過程中的關鍵活動,張女士提到當年的研討會經驗:「有一年我們曾經辦理了一個三天的研討會,那次奠定我的信心,充分討論了理論和實務的結合,影響了未來辦學方向與師資養成的重要概念」又說:「我常常覺得師院教育學習和現場工作非常不同,因此我一直在尋覓穩健的理論基礎, 反覆思考的重點就是『兒童發展』,不斷地問,怎麼樣的教育環境是最能符合孩子的需求?」張女士也指出台灣的教育環境並沒有給在現場工作的老師持續的滋養,只是要老師不斷付出,長久下來無法增進好的教學互動和養成。她的談話強調學校經營中,教師扮演的重要角色和主動性,教師對於教育的反省性思考都會影響教育文化能否活潑發展。

體制是否鬆綁會影響教育改革的推動和傳承
張女士用了很特別的說法來強調辦學過程中,種種運動、事務推動的相連性。她說:「一定要讓環扣扣緊了,十年就是一個環扣、十年就是一個年輪,如果沒有扣緊了,就無法傳承,很多事情就要不斷重來」。接著我們會談到體制如何牽動這個環扣相連的關係。

以慈心國小的過程來看,張女士認為是一個「民間的社會力和地方政府的合作」而來的好經驗。但是據她了解,在其他縣市的許多案例中,往往因為法規上沒有解決,就用其他辦法來代替。她表示,如果只是以另類教育或自學團體的方式來做改革是不夠的。甚至位於台中磊川的華德福學校都還沒有成功地在地方條例上有所突破,只是運用「非學校類型辦學辦法」(屏東縣亦有屏東縣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辦法)以此辦理實驗教學,學生必須寄學籍在其他縣內學校,以在家自學為主,不一定有來自公部門的經費和資源。張女士嘆息:「這樣做,畢業的時候領到的畢業證書都不是自己學校的」。
(註:她提到真正在法源上能突破的只有慈心和苗栗縣卓蘭的全人中學,再根據2008年的報導,目前台灣應有五所公辦民營小學:分別是宜蘭縣東山鄉的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中小學、宜蘭縣頭城鎮的人文國小、新竹縣北埔鎮的大坪國小以及台北縣的信賢種籽親子實驗國小、苗栗卓蘭全人實驗高級中學)

張女士強調,如果希望學校能依特別理念永續經營,慈心這類的公辦民營模式縣政府是比較好的。這種模式能讓民間團體和縣政府簽約,確認民間辦理公立學校,經費比照同規模的公立學校。以慈心來說,目前是六年簽約一次,本來縣政府只規劃三年,因張女士堅持,以理說服才調整,至今慈心國校已經簽約兩次。教育處每兩年進行一次評鑑,「我們要求在評鑑上必須能適合我們的教育文化,其實地方教育主管機關在一開始是非常不信任慈心國小的辦學能力,一開始每半年就來一次,表面上名為『陪伴』,張女士笑說:「陪伴團隊?好吧,聽起來很溫暖。」(註:一般學校是每四年才評鑑一次)
「整個過程他們(教育處)其實一直很不放心,慈心是很努力地才爭取到評鑑指標上的自主性 大指標不變,小指標則是自己擬訂的......」(註:評鑑部分並沒有在自治條例中定義清楚,是學校和教育局處之間的關係。)

幾年下來慈心國小的經營時績有目共睹。張女士分享一段對話:「我們成立的第二年,就有他校校長在會議中提出:『我們如果有(慈心)這種條件,那我們也可以辦得這麼好」


不少人認為,只要在一般國小教育中多納入「特色教育」,一樣可以讓辦學有特色,制度上也簡單。然而,體制是否需要突破,其實深深地影響著學校是否能永續留存合適的師資,孕育教育文化和環境的永續關係。


西寶經驗提醒永續經營議題
邱亦叡老師(前任慈心校長)提起西寶國小的模式,簡單分享了那段得到縣政府大力支持,由花蓮師範學院教授們和李綠枝建築師合作,一年以上的創校規劃過程。然而幾經人事更替,現在的空間使用者和設計者都不是同一群人,在延續上發生問題。邱老師指出:「因為一般體制內的狀況是校長和老師都會調任,如何把有理念的校長和老師留下來是一個關鍵,西寶國小在這方面就無法克服,如今的經營方向和從前非常不同,突顯了學校永續經營的重要性和難度。」

如何賦予學校一個超越人事輪替的過程?部落決策如何進場?
因應這個議題,邱老師建議,「如何創造一個決策機制影響學校的辦理,讓部落的力量能參與這個決策機制,應是關鍵,可以看成一個實驗和突破。把這個優先當成思考點!」他設想,如果能讓一個有理念的校務基金會或學校基金會先成立,讓部落內部有理念的人成為一個核心,而校長是在這個基金會下面運作,如此或許可以建立一個新的遊戲關係,能讓部落參與更積極地發生在這個過程中。

台大建築與城鄉基金會執行長陳育貞也指出高密度溝通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性,而邱老師的建議,也許是可以讓部落(而且是三個部落)積極成為籌備、溝通過程的一種作法。陳執行長提醒促成立法通過本身應該是一個運動的過程。這個運動過程中蘊釀出來的共識,才可以讓地方政治力的支持獲得正當性。

因應部落角色這題,張女士建議,一定要讓原住民主體文化透過學校重新來長根生芽...「一定要很清楚地讓學校價值由此浮現出來,甚至像是原住民文化復興運動,漢民族文化實在太干擾原住民文化了」。

回顧年的慈心辦學過程,跨區域的家長會組織逐漸發展,已經成為一個主動性很高的半專業團體。然而瑪家農場小學需要的不僅是一個跨區域的家長會組織,更是可以促進跨部落參與的機制。這個題目顯然是非常關鍵的一題,可以怎麼操作?如何來促進部落決策和籌備處運作的關係? 這些問題會引領山林小學這個概念走向另一種制度上的突破嗎?無論怎麼操作,我們相信這些過程絕對需要和各個部落、家庭、有志教育工作者一起來催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